吃货的天堂——温哥华的美食诱惑
作为移民国家的加拿大,虽然没有什么历史悠久的本地乡土美食,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他们独特的美味,在这里新鲜自然的食材和异国文化融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包容创新的美味。从一道菜中,可能你就能找到法国菜的优雅,日本料理的精细和中国菜的口感。而加拿大丰富新鲜的各种海鲜,更是让我大快朵颐,从生蚝到龙虾,都是我的最爱。
作为移民国家的加拿大,虽然没有什么历史悠久的本地乡土美食,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他们独特的美味,在这里新鲜自然的食材和异国文化融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包容创新的美味。从一道菜中,可能你就能找到法国菜的优雅,日本料理的精细和中国菜的口感。而加拿大丰富新鲜的各种海鲜,更是让我大快朵颐,从生蚝到龙虾,都是我的最爱。
温哥华的傍晚是有意思的,格兰威尔岛这部分的天空是阴郁的,乌云压顶,但在边缘部分还是执拗地透出些霞光。而英吉利海滩那部分的天空晚霞灿烂到让人有朝圣的感觉。有句诗“半江瑟瑟半江红”用来套温哥华这一天的傍晚再合适不过,半天瑟瑟半天红。从斯坦利公园出来已是傍晚时分,我们住的是公寓式酒店,便想着上格兰威尔岛的菜市场买些海鲜回去自煮。
我对温哥华的印象是这样的,她不是婉约精致的小女人,也不是风情万种的熟妇,更不是一见钟情的女神,她疏朗恬淡,是个让人舒适舒服的安静的女子,你不走近她,她不闹你,你亲近了她,她也不会过度勾引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去过的一些地方,如巴黎,绝对的风情万种,如阿姆斯特丹,则婉约精致,如皇后镇则可归入女神型了。
史丹利公园(英语:Stanley Park)是一个位于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的市区公园。公园面积有404.9公顷(1000英亩),是加拿大最大与北美第三大市立公园。公园每年吸引大概800万人次游览,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一条8.8公里(5.5英里)长的路径环绕整个公园,以供游人缓步、骑脚踏车或玩滚轴溜冰;每年有大概250万人次使用此路径。
国际枕头大战日最早诞生于2008年,起源地为美国纽约华盛顿广场公园。国际枕头大战日,每年的4月2日开打。这个节日由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的群体–快闪族(Flash Mob)通过互联网创立,其目的在于让都市里的人们不要每天坐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而是到城市中心与其他人接触,也为平日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发泄渠道,缓解紧张生活节奏和释放压力。
温哥华的摩天楼多而不高,但起起落落的,好看。一到夜间,亮了灯,更好看。温市裆烫,许多楼宇是办公住宅旅馆兼用,晚间,不用政府掏钱的亮灯工程,各家的灯自然会亮。穿插了山水,城市变得更有灵气。那闪亮的细长楼是温哥华的最高楼香格里拉酒店,由郑景明设计(James K.M. Cheng),2008年落成,206米高。
福溪之中有一小岛,名曰格兰维尔。岛以桥为名,先有了格兰维尔桥;桥又由路而名,戏院电影院云集的Granville街横跨福溪才有了格兰维尔桥。由北至南(图上由上而下)的格兰维尔桥为福溪三桥之居中之桥,桥下偏南带彩的地面即格兰维尔岛。紧对面即为耶鲁镇。自东而西的观望。可见格兰维尔岛其实与福溪南岸的陆地相连,称为半岛应更准确。
温哥华市中心东头临近煤气镇(Gastown)的W Hasting和Cambie街口,有一栋颇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物,名曰多米宁大楼(Dominion Building)。大楼总高13层,首先见到室外的消防梯从13层开始Z字形向下。大楼的屋顶是其显得怪异的主要原因。檐口之上的三层构成了所谓的法国式屋顶(mansard roof),而每层的窗户形式和布置都用心良苦地不同。
在Orpheum的侧门口,有马赛克铺地。也说明了Orpheum的重要性。由Nelson街口北望,可见几个历久弥新的地标。Orpheum已扯过,Vogue等会儿展开,先带过钟楼。大钟显眼。当年许多温哥华人约会时,一句“钟下见面(meet me under clock)”,省却了多少麻烦。钟楼名曰“Vancouver Block”,有着大气的名头,是温市当年天际线的重要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