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罗,濒临北冰洋波弗特和楚科奇海,是阿拉斯加也是美国最北端城市,小城北面的巴罗角算是美国最北端了。这儿大部分的居民为因纽特人,所以保持着捕鲸的习俗。每年春秋两季,多达几十支捕鲸队伍出海捕杀弓头鲸,6月份还会举行捕鲸节。每当鲸肉等切割分配完毕,当地人会把鲸骨拉至远离城市的北冰洋上以防北极熊光临居民区造成意外。
克卢恩国家公园(Kluane National Park)及其保护区和冰川湾国家公园位于辽阔的北极地区,横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育空地区,1979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地区的地势复杂多变,不仅有高山、低丘、山谷,也有冰川、湖泊、溪流和大片滨海地带,克卢恩国家公园汇集了极地之外的最大范围的冰川和冰原。
怀斯曼(Wiseman)小镇位于Coldfoot北侧11.5英里处,先沿Dalton Hwy向北开一阵,然后看到Wiseman的路牌左转进支路,沿着支路弯弯曲曲地开上一段就到了。这里的极光颜色和Fairbanks看到的略有不同,不知道是不是维度的原因。这里明显绿色变少,荧光黄色为主色,还掺杂些紫色的光。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开了房车,是不是可以省下昂贵的住宿费?答案是的确如此。但开了房车,是务必要进营地的,而营地是要收费的。设施完备的房车,就像一个移动家居,什么都有,可以睡在车上。在北美大陆和澳洲新西兰等地多见一些改装类的B级车型,车内并没有设置睡眠区域,这就必须要每天找到有Camp条件的营地,额外找床位住宿。
塔尔基特纳Talkeetna,距离阿拉斯加门户城市安克雷奇约车程2个多小时。小镇始建于1916年,恰是兴建阿拉斯加铁路工程火热朝天的时候,作为目的地之一的塔尔基特纳小镇所在的区域被甄选,小镇也就由此诞生。我们在春暖花开时到达,发现这里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绿树成荫,鲜花灿烂。
游船是能欣赏冰川和海洋动物最近距离的方法。要在阿拉斯加那么多种海洋动物中,分清谁是谁,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趟旅行下来,谁说不是涨知识和开眼界。常年生活在阿拉斯加西部海岸水域的海獭Sea Otter ,是趋于濒临灭种的海洋生物之一。
阿拉斯加内海湾处,这个叫惠蒂尔Whittier的小镇。所谓小镇,其实只有一栋楼。那是在冷战时期由美军修建的一座军营,冷战结束后,它就废弃不用了。然而楼宇被保留下来,久而久之这一栋楼发展成了一个小镇。因为麻雀虽小,但五脏齐全,每一层楼上分别有:市政府、邮局、学校、医院、警察局、餐厅等等。
带着对处于同一爆发时期内“余震”的期待,我们还是准时出发了,还好期待没有白费,虽不及这次极光风暴,但我们仍旧捕捉到了漫天飞舞的极光,传说看到北极光的人会有一生的好运,或者说只要自己相信就足够了。春假,阿拉斯加,在这片最后的大陆,我来还一个愿,再许下一个新的愿望。
看过《野性的呼唤》的人一定还记得,那个来自阿拉斯加荒野的故事,而今来到这里,同样的主人公,不同的故事正在继续。冬天阿拉斯加的Fairbanks,除了看极光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乘坐狗拉雪橇算是其中一项,这是阿拉斯加最传统的交通方式之一。
虽然已经过立秋,但全国上下气温依旧稳居30度开外,酷热难耐。在下这就上几张美图让大家凉快凉快,这些图片均来自我刚刚结束的一段,让人无法忘怀的美国阿拉斯加自驾之旅。这其中,最让人心潮澎湃的自然是乘坐飞机飞跃北美第一高峰——海拔6193米的麦金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