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自由行之四:海明威与古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一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古巴度过的。著名的《老人与海》,就是他从哈瓦那附近希科马尔村的渔民安塞尔姆.埃尔南德斯身上产生的灵感写成的。有人问海明威为何会选择在哈瓦那定居,他说:“这里有清爽、明亮的早晨,有奇异的鸟,有西班牙情调的街道和醇酒,有黑眼珠里蕴满热情的古巴女郎,这真是一个好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一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古巴度过的。著名的《老人与海》,就是他从哈瓦那附近希科马尔村的渔民安塞尔姆.埃尔南德斯身上产生的灵感写成的。有人问海明威为何会选择在哈瓦那定居,他说:“这里有清爽、明亮的早晨,有奇异的鸟,有西班牙情调的街道和醇酒,有黑眼珠里蕴满热情的古巴女郎,这真是一个好地方。”
在哈瓦那街头,五颜六色的老爷车在色彩斑澜的古老建筑衬托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仅让老爷车迷大饱眼福,也让八方来客啧啧称奇,举着相机拍起来没够。哈瓦那有多少老爷车?哪儿来的这么多老爷车?有资料说,古巴现有美国车多产于上世纪50年代,总计大约7万辆,包括旁蒂克、普利茅斯、道奇和雪佛兰等品牌。
哈瓦那是古巴首都,分为老城和新城,哈瓦那老城是西班牙人殖民统治时期建设的,位于哈瓦那湾西侧的半岛上,面积不大,街道狭窄。哈瓦那老城是建筑艺术的宝库,1982年,“哈瓦那老城及其防御工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哈瓦那由西班牙人于1519年建立,17世纪成了加勒比海主要的造船中心之一。
“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学音乐课教的一首歌,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让人对远在天边的哈瓦那充满向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歌词儿忘的只剩这几句了,但想去看看哈瓦那的念头一直没有忘记。终于,我在阳春三月到了美丽的哈瓦那。
从坎昆机场飞哈瓦那(Havana),实际飞行时间只需45分钟,比飞墨西哥城(1.5小时)快多了。但一月份只有Cubana一个航空公司运营这条线,票价是飞墨西哥城的一倍,还不是每天都有。飞机降落的很准时,入关的队伍也不是很长。不过查护照和旅游卡的小姑娘态度十分僵硬,跟坎昆和墨西哥城机场的热情奔放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从墨西哥城回来之后,我们先去了古巴首都哈瓦那,在那里呆了三天三夜,才回的坎昆。如果说墨西哥城有些像中国县城,而坎昆已经完全欧美化了,那么此行对我们来说最具异国情调的,就只有哈瓦那了。这里的街巷,像时光倒流七十年。房子都破得长草了,还有人住。但仔细看那些长草、甚至长出树来的房子。
海明威一生中超过1/3的时间是在古巴哈瓦那度过的。他曾经这样描述古巴:“我热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使人感觉像家一样的地方,除了出生的故乡,就是命运归宿的地方。”海明威初到哈瓦那的时候,住在老城区的“两个世界”饭店,这家饭店后来也因海明威而出名。1928年海明威第一次到古巴时就在这里下榻。
从圣克拉拉前往特立尼达走的是崎岖的山路,体会了不一样的古巴。下午4点左右到达特立尼达,以下是特立尼达历史中心的地图。我们来到这里后才开始找住的客栈,这里与哈瓦那一样,都有许多家庭客栈,可以留宿的客栈门口都会挂有一个白底蓝色船锚的牌子。询问了几家都没有空房,或者每一家没有足够的房间给我们6个人住。
在古巴自驾了3天,有两天的时间是从哈瓦那前往彩色殖民小城特立尼达,有一段路是高速公路,但在国内最多算是一级公路的标准。 古巴没钱,有这样的路已是不错了,一路上车很少。圣克拉拉(Santa Clara)也叫切.格瓦拉市,古巴中部城市,维亚克拉拉省的省会。切格瓦拉纪念堂,这里埋藏了这位传奇革命者的躯体,以及部分与他共同战斗牺牲的人,并点了长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