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的风情-墨西哥历史中心城区

作者:团圆看世界
阅读数:2128
发布:2016-11-18 07:27:50
  • 字号
  • 100%

加勒比海的风情-墨西哥(4)-墨西哥历史中心城区

2015-05-26 21:46 团圆看世界 阅读 0

十几天后再回来,墨西哥城的早餐,蓝花楹已盛放。 




坐地铁前往城市历史中心。

墨西哥城地铁共有11条线路,以不同颜色和编号区分,考虑到文盲及外来的游客,所有的站点除了墨文的站名,还用不同的图案来代表

上班后的站台,没有什么人。

 





这样的标识很







下班了


墨西哥城的人口了有2千万,就是如此,大家都还是很有礼貌地上下车,车箱里也不用人挤人的,因为车箱多,发车间隔时间也短


墨西哥美术馆

音乐厅和艺术中心于一体,是由波菲里奥·迪亚斯总统派人修建的,工程始于1905年,由偏爱新古典主义和新艺术主义的意大利建筑师Adamo Boari设计。由于墨西哥城是建在湖泊上,所以松软的泥土支撑不住沉重的大理石外壳,工程变得复杂起来,而墨西哥革命的爆发又影响了施工进程。建筑内部最终在上世纪30年代由建筑师Federico Mariseal用更现代的艺术装饰主义手法完成。







 

楼上有巨幅壁画。二楼有两幅RufinoTamayo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作品:《今日墨西哥》和《民族的诞生》,后者是混血人种民族认同感诞生的象征画。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1886-1957),墨西哥著名画家,20世纪最负盛名的壁画家之一,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墨西哥的国宝级人物。

壁画《在十字路口的人》是由20世纪最重要且具影响力的伟大画家之一迭戈?里维拉在1934年创作的,该壁画原计划在1932年置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Center)美国无线电公司大楼的墙壁上,但在壁画快完成时,洛克菲勒鉴于画中有革命的涵义,便强烈要求把列宁从画中除去。但里维拉坚决反对,于是整幅画被破坏。随后两年迭戈•里维拉在墨西哥市重新绘制了一幅更小版本的壁画《在十字路口的人》。该壁画象征着站在十字路口的一心充满希望有着远大梦想的人正在选择一条全新的光明未来之路。

壁画的左边画的是黑暗的资本主义,画面黑暗,资本家的纸醉金迷与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相对应及对抗,右边是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这里也体现了迭戈·里维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身份。




迭戈·里维拉把洛克菲勒也画入了壁画里,手势指着右边的社会主义。

据说迭戈·里维拉把自己也画入此画里,只是不知哪个是他。












中央邮局外景

一位像海明威的老人在寄信





金碧辉煌的邮局内厅











为了这张图,我是躺在地上拍的,摄影师不容易呀!

在中央邮局寄了明信片,到现在快3个月了还没收到。

接下来我们前往宪法广场,在穷游推荐的餐厅吃饭。

腌辣椒,真的又香又辣。


烤鱼

八爪鱼沙拉,真的好好吃,酸酸甜甜的,下面放着脆脆的玉米饼。

烤肉


前往宪法广场的步行街









宪法广场

现在是政权机关所在地,东侧是国家宫殿(PalacioNacional,总统府所在地),北边是首都大教堂(Cated「alMetropolitana),南边是市政府办公处。西边名为Portal de Mercaderes的拱街两边是珠宝店和豪华宾馆。


巨大的墨西哥国旗,据LP说每晚6点降旗,但我们再回来时,不知何时已降了。

 

广场上有人在游行



首都大教堂





国家宫殿

进入国家宫殿是不收取门票的,但是要压上护照及过安检,毕竟,这里还是在使用中。

这里的第一座宫殿是由阿兹特克皇帝 Moctezuma二世在16世纪早期建立的。科尔特斯于1521年毁了这座宫殿,改建成一座有三个内院的堡垒。1562年,国王从科尔特斯家族手里买过来,将其作为新西班牙(Nueva Espaha)总督的府邸,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墨西哥独立。





墨西哥国父的生活居室











代表墨西哥不同州的牌















中门的宫殿

主楼梯旁边是迭戈·里维拉壁画。壁画作于1929年至1935年间,高约五六米、长达数十米,共有1000多个人物,气势磅礴,全景式地描绘了从口uetzalc6atl(阿兹特克的羽蛇神)到来至革命后的墨西哥文明史,一层天井上方北端和东墙上的壁画表现了西班牙征服前的本土生活面貌。







走廊的另一端画了一幅题为《克特萨尔阿特尔传说》的壁画,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印第安人的风土人情,整个画面充满了恬静、安谧的气氛。

以及四周的小型壁画













议会









1325年,墨西哥北部的游牧民族阿兹特克人向南迁移寻找新的定居点时,曾得到太阳神的启示:一直向南走,只要看见一只立在仙人掌上的老鹰正在啄食一条蛇,便可在那里定居,部落一定会兴旺起来。于是,阿兹特克人在他们的首领特诺奇的率领下往南行走,有一天,他们来到墨西哥谷地的特斯科科(Texcoco)湖畔,看见湖心有个小岛,岛上花香草茂。他们登上岛后,发现红、蓝两河交汇处耸立着一块巨石,上面有一棵巨大的仙人掌,一只矫健的雄鹰正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长蛇。于是,他们认为这是太阳神预示的地方,便定居下来,先后建造了羽蛇神庙、特拉洛克水神庙以及无数座金字塔,取名为特诺奇蒂特兰城。

而以下的这个大神庙,据说就是发雄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长蛇的地方。

用阿兹特克人的信仰来解释,这一现象就代表世界的中心。和泰诺克提兰的其他宗教建筑一样,神庙经过了好几次扩建,每次重建都要用俘虏来的士兵献祭。现在留存下来的分属于不同时期的建筑。于1521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直到1978年电力工人偶然在这里发现了一块重达8吨的雕有阿兹特克人女神Coyolxauhqui的石盘,市政府才决定毁掉这里的殖民建筑,将深埋地下的大神庙发掘出来,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继续。

在大神庙里面有一座博物馆,陈列着考古发现的遗迹,很好的展示了阿兹特克的古老文明。

羽蛇神

特诺奇蒂特兰市中心最主要的建筑是神庙,在广场中心屹立着二十座大小不等的庙宇。这些庙宇被称作美洲金字塔。它们也用石块垒成,但造型与埃及金字塔不同,顶部不是尖的而是平的,四面均是等腰梯形。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祭奉战神威齐波罗奇特利的,高约四十六米,占地约八千一百平方米。金字塔四面都有石砌台阶,从地面到塔顶共一百十四级。塔身分四层,每层都有“回”形平台把四面台阶连成一片。金字塔顶端的平台上建有两个庙堂,堂内有神像、祭台和祭器。





阿兹特克人有以活人作为祭品的习惯。每次出征前和战争胜利归来,总要把人当祭品押上祭坛,用刀挖出心脏来敬献给太阳神。

有这么一个传说:必须用人的鲜血供奉太阳,他才有力量每天从东边升起。用活人当祭品的数量更是可观,一天之内用掉数千人常有的事。这些人牲通常被斩首或剥皮,或是活活被挖出心脏。他们被带到金字塔的顶端(最接近太阳的地方),让血沿着石阶流下。由于阿兹特克的经济主要依靠玉米的生产,而他们相信农作要有好收成得依靠祭祀鲜血才行

这雕像托着的就是放活人心脏







神庙墙壁也是油成红色为主





大神庙博物馆里有遗址出土的古器物及一些复制品,很好地展示了阿兹特克人文明。



珊瑚及海洋生物











车轮般的Coyolxauhqui石板,从顶楼观赏效果最佳。神没有头,表现的是被其弟Huizilopochtli杀害后的情景,Huizilopochtli还杀了他的400个哥哥,然后成了最高的神。

大地丰收女神Tlaltecuhtli



































首都大教堂被认为是殖民时期建筑的一颗明珠,也是整个拉美最大的天主教堂,它历经3个世纪才完工,集中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元素,比如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

教堂始建于1573年,修建过程延续整个殖民时期,由于相继的建筑者都努力迎合时代的新特征,因此教堂兼具多种建筑风格。第一个建筑师Claudio Arciniega最初以Seville七个正殿的大教堂为蓝本,但由于地层松软,他只得将规模缩小为5个正殿的半圆拱门拱顶建筑。正对Z6calo的巴洛克大门建于17世纪,有两层柱子和饰有浅浮雕的大理石嵌板。中央嵌板描绘了圣母升天(Assumption of the VirginMary)场面,教堂就是为圣母马利亚修建的。教堂上层有独特的钟形顶,补建于18世纪晚期。1813年,建筑师Manuel Tolsa补建了钟塔——塔顶上有信念、希望和慈善的雕塑——和一个壮丽的中央穹顶,教堂外部宣告竣工。 

进入教堂最先注意到的是精雕细刻的镀金宽恕坛(Altar de Perd6n)。这里有一尊黑色的基督像-毒药神(Sehor delVeneno)。传说敌人给了这里的牧师一剂毒药,圣僚奇迹般地用脚吸走了牧师嘴唇上的毒药,所以变成了现在这种阴暗颜色。









大教堂的首要艺术瑰宝是镀金的18世纪国王祭坛

14个装饰华丽的礼拜堂分裂于建筑两侧











落日后的十字架



华灯初上的宪法广场

分享此文章

分享到微信

请在移动设备上打开微信“扫一扫”功能并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待微信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