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阿拉斯加
从西雅图到阿拉斯加,除了航班,还可以坐游轮。不过游轮通常是退休的老年人首选,游轮慢悠悠地从海上漂过去,每到一个主要港口就上岸简单观一下光,然后回船上休息睡觉,再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飞机需要大约三个小时到阿拉斯加首府安克雷奇。
上一次坐飞机从纽约回上海,航线经过阿拉斯加,向下居然可以望到白茫茫的一片冰川,心里就想,会不会有哪一天,就到遥远的阿拉斯加来看一看呢?
可是真正要去了,却也没有特别激动,脑子里尽是各种担忧。出发前去亚洲超市买了一堆东西,包括韩国年糕两大袋,干面条两大包,以及老干妈辣椒酱一瓶,以及其它记不太清楚的食物一堆。
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安检人员发现我的包里有奇怪的东西,对我给予了特殊关照,打开一看,原来是几个煮好的玉米棒。大个子警官开始乐了:你很饿吗?
其实我还真有点饿,从早上离开酒店到下午,中间除了一杯咖啡,没吃任何别的东西,机场的汉堡、三明治、甜点我是一概提不起兴趣,甚至连寿司也是难以下咽。但我也不好意思这么直接地告诉对方:我对你们钟爱的食物实在不敢恭维。于是只好一笑了之。
奢侈的是我们居然买了头等舱,因为美国国内航班要按件收行李托运费,如果把我们的所有行李算进去,再买个经济舱,性价比实在不如免费托运行李的头等舱。人家头等舱至少还有免费餐食,经济舱是连瓶水都得自己掏钱。
飞机上的三个小时我们过得很惬意,也吃了一顿还过得去的意面。不过舒服了之后人就会有各种奇怪的冲动。我们忽然就想,为啥不在阿拉斯加租辆小型房车开开呢?这样的话,不需要每天打包行李再搬上搬下,也不需要费心订酒店,反正房车营地比酒店好找。
一来二去越想越激动,就后悔一开始在网上租好了车。下了飞机,决定去试试能不能先在安克雷奇租三天车,然后去找房车。
柜台服务人员倒是很理解我们的想法,只租三天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之前订的车是有优惠的,而如果改订单,这三天的价格就和原来一星期的价格差不多。这样一来,真是大大的不合算。权衡再三,受钱包所限,决定还是不折腾了。
出了机场,才终于感觉踩到了阿拉斯加的土地上。晚上九点钟,太阳还端端正正地挂在天上,六月初安克雷奇太阳的下山时间是晚上十二点。
找到订好的公寓式酒店,再停好车,把行李搬进房间,又是一番大折腾。值班的前台问我们要不要早餐,我心里疑惑,当然是要的,我们订好的了,然后她拿出一张纸,叫我在纸上打勾,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她说这些东西明天早上七点会准时送到你的房门口。
原来这就是他们的早餐,早上一个塑料袋装好东西放在你的房门口,连个餐厅都省了。袋子里面无非是麦片、饼干之流,于是第二天,我也懒得再享用这早餐了。
睡了个懒觉,起来自己煮了热食,吃了才算是有了精神。住的地方就在市中心,走走路就可以到博物馆,以及游客常去的市场。
天又下雨,但是走在路上无人打伞,除了坐游轮上岸来逛的老年旅行团。安克雷奇看起来挺普通,街道整整齐齐,路名都是1,2,3,4;A,B,C,D,看起来很傻瓜但便于定位和寻找,美国好多小城市都这样。
有些奇怪,安克雷奇市区的房子看起来都是方方正正简简单单,没啥历史,也很少有摩天大楼,后来到了博物馆才知道,原来1964年的时候,这里遭受9.2级地震,时间长达五分钟。大地震把整个城市弄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花了好多年,城市才得以重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都是实用但没有太多美感可言的。
然而人家的博物馆却着实花了心思,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来说,这里是了解阿拉斯加的好地方。
1867年的时候,美国人花了720万美金从俄国人那里买下阿拉斯加,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笔愚蠢的买卖,国务卿西华德因此招来无数政客的冷嘲热讽。直到二战时,普通的美国民众才真正明白当年的这一举动有多么了不起的前瞻性。
当然,身为异乡人,这里的战略位置和石油资源都与我们无关紧要,这里是美国“最后的荒野”,充满原始而神秘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