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激情74小时!(十二)瞭望山庄
离开小渔村的栈桥,旅游车走了一段古巴的“高速公路”,然后七拐八拐开进一个有人守护的院子,我们的导游说海明威庄园到了。我问导游一些关于这座庄园的问题。他说“我不知道,那时候我还没出生,晚上我打电话问问海明威,明天告诉你”。我的天呀!真是神回复呀,你以为你的中文名字是“天使”就能跟海明威聊天吗?哎!我还是上网查资料吧。
这是山庄房子的外景。海明威在古巴定居后,他当时的第三任妻子玛莎不喜欢总住在“两世界饭店”,一直想有个属于自己长期居住地。据说玛莎还讨厌海明威与一帮朋友经常聚会后喝得酩酊大醉,她觉得要是离哈瓦那远一些,海明威和他的朋友们凑到一起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玛莎专门留心远处的租房信息,她在报纸上发现一则出租庄园的广告,于是说服海明威更换住所。
这是哈瓦那老城、科西玛尔小渔村与山庄之间的位置关系,照片来源于网络。海明威于1939年以每月100比索(当年与美元等值)的价钱租下了位于哈瓦那东南郊的这座“瞭望山庄(FincaVigía)”。一年以后他又用1.85万比索买下了庄园的产权。庄园占地约9英亩,由一位西班牙建筑师设计,建于1886年。玛莎把庄园修整后,海明威曾于1939年至1960年在这里居住。“瞭望山庄”对海明威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他创作出经典作品《老人与海》,并因此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他文学成就最丰硕的20年,也是他生活最多姿多彩的20年,还是他人生最后的20年。
这是庄园屋内的样子,据说还保留着50年前的原貌。为了保护文物已经不让游客进入参观了,一道绳子将我们拦在门外,只能隔着门窗看室內陈设。
这是屋内的陈设。海明威的第四任夫人玛丽·威尔士·海明威于1961年签署协议,将瞭望山庄以及内部的所有物品捐赠给了古巴政府。
海明威是一个优秀的猎手,曾经几次去非洲打猎,所以他的故居到处都摆着或挂着他的狩猎品,或是一个硕大的羚羊或野牛头,或是一件五色斑斓的豹皮。
书柜直顶到天花板,据说海明威共收藏了7000多冊书。
寓所前面是个凉棚,上面爬满植物。有桌有椅,一名工作人员悠闲的坐在那里。当年,海明威不知道在这里结交了多少风流雅士;也许在这里招待了很多当地的居民。
瞭望山庄的主体建筑包括一幢住宅和一座四层塔楼,此外还有大片花园绿地以及一个游泳池。这就是那个瞭望塔楼。 这是瞭望塔楼最上一层,觉得就是一个小书房兼工作间。里面陈设很简单,不过真是一个清静的地方。据说他一般在读书板上开始一天的写作工作,等到文思如泉涌的时候,才会使用打字机。
在顶层可以远眺哈瓦那旧城,也许他在写作之余琢磨什么时候去“五分钱酒馆”喝一杯“莫吉托”。在此居住期间,他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后写作六个小时,然后到墨西哥湾出海钓鱼,鲜有例外。1940年海明威出版了《丧钟为谁而鸣》,这是他在这里完成的第一部作品。
海明威那条心爱的游艇“皮拉尔”号激发他写了《老人与海》,原来一直停泊在柯希玛尔港,改建博物馆时被搬到这里供人参观。那些钓鱼的经历使海明威有了灵感,在这座庄园只花了8个星期就写完了永载文学史册的《老人与海》,并称“这是他一生中能写出的最好作品”。小说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为他赢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了表示对古巴人民的感谢,海明威把自己的奖章捐给了古巴一座教堂。
这个就是海明威当年钓鱼时坐的位置。据说在二战期间他还曾驾驶“皮拉尔”号,在近海搜寻德军潜艇的踪迹,他也曾只身前往那时候还很荒凉的古巴北部岛群,寻找传说中印第安人留下的财富。
在“皮拉尔”号游艇的前面,并排有四块小小的白色墓碑,上面镌刻着名字,这是海明威4只爱犬的坟墓。不过我当时没注意,没有把这个墓拍下来。
这是海明威给第三任妻子玛莎在住宅附近修的游泳池,感觉面积不大,池底坡度由浅至深,最深处近3米。池旁摆着几张安乐椅,都漆成白色,几名工作人员在树荫下闲聊。
2002年11月11日故居被正式辟为“海明威故居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海明威博物馆,卡斯特罗亲自出席了落成仪式。他讲话中说:“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能与他再次交谈啊……你不要认为人生在世时间有的是,人们永远在那里等你与他们交谈。有好多次我想个某人聊聊,但我却得到他去世的消息……跟海明威也是这样。在我办公室里有一张海明威与一条硕大的金枪鱼的照片,那条鱼一定是《老人与海》里所写的金枪鱼。”
在“瞭望庄园”休息的时候,我们看见一种饮料,好像是海明威当年常喝的饮品。
做法很简单,首先就是用新鲜的甘蔗现场榨汁。使用很原始的机械原理,三个工人配合,纯靠人的体力将甘蔗榨出汁。我试了试,真是力气活。你们为什么不买几台中国产的电动甘蔗榨汁机呀?
榨好的甘蔗汁倒进玻璃杯中,加冰块和鲜青柠檬,还可以兑些“哈瓦那俱乐部牌”7年的黑朗姆酒,再加一片新鲜菠萝。这可是纯天然饮料呀!
左边这杯是加黑朗姆酒的,右边的没加。杯中的搅棒就是一节切细的甘蔗。味道很不错,一杯5个红比索。
1959年两位大胡子男人终于见面了,也是他们唯一的一次会面。那是一场钓鱼比赛,海明威还给卡斯特罗颁了奖。卡斯特罗是海明威的粉丝,自称《丧钟为谁而鸣?》对他个人具有特殊意义。他说这部小说教给了他“以少胜多”的信心和思路。虽然海明威不赞成古巴的革命,但他从未公开批评过卡斯特罗。海明威在古巴住了20年,为什么在卡斯特罗革命成功的第二年离开了古巴?在古巴,海明威已经成为一张国家名片,是一个赞颂的偶像,是超越意识形态、超越文化背景的神话式人物。古巴人相信海明威热爱古巴超过任何其他国家,海明威是属于古巴的。通过几日古巴游,我觉得海明威也是古巴冲破美国封锁,吸引外国游客的一个重要载体。
海明威的一生充满激情与冒险,他塑造了文学中的硬汉,他也以硬汉形象示人。但是过量的饮酒、运动、工作,以及多次的严重受伤,使他在晚年深受酒精中毒、视力衰退、糖尿病、失眠症等多种疾病的困扰,文学创作的泉眼好像也在枯竭。以征服为乐趣的他怎能忍受不可征服的病痛折磨。海明威可能不惧怕死亡,而惧怕没有尊严的活着。况且,他生在一个具有“自杀基因”的家族,他的父亲和他的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也先后自杀离世。1961年7月2日凌晨,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在美国的住所把上了膛的猎枪塞进了嘴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62岁。
《老人与海》中有句名言——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你是被谁打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