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与巴黎都不是初见,而是一再重逢

作者:未知
阅读数:—
发布:2022-11-14 02:22:49
  • 字号
  • 100%

图片


2024年奥运会将在巴黎举办。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到那时候,此前被大火蹂躏的巴黎圣母院也将重新开放。

 

图片

图片


假如调查统计年轻人心中最向往的城市,巴黎一定排名靠前。


法国人有多浪漫?看看巴黎奥运会宣传片就知道了。惊艳众人的“巴黎8分钟”里,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里演奏起了《马赛曲》,真是浪漫到了太空。


弹幕上满满都是向往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王尔德、毕加索、莫奈、圣母院、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再没有第二座城市,人们甚至从未去过,却对有关它的一切如数家珍。


漫步在夜晚的<a class='sina-wannar' href='https://www.wannar.com/europe/paris-tour' target='_blank'>巴黎</a>



这是一座创造了太多神话的城市。正如法国史专家科林•琼斯教授在《巴黎传:法兰西的缩影》中所说:


巴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记忆之场”。


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或城市下水道时,不可能不想到维克多·雨果;在参观卢森堡公园或拉丁区时,不可能没有从米尔热的《波希米亚生活场景》中生发的既视感;在拉雪兹神父公墓时,不可能不想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走上巴黎的码头和桥梁时,不可能不想起波德莱尔的诗歌。


巴尔扎克



为什么许多人在造访巴黎以前就知道它的轮廓?巴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往事?


科林•琼斯在这本传记里,从早在罗马时代被唤作“卢特提亚”的那个巴黎讲起,以生动、诙谐的笔法呈现了这座城市跨越千余年的历史。


图片


译者董小川在译后记里这样总结:


“从总统到乞丐,从新兴大都市区到红灯区,从起源到当今,从日常生活中的咖啡店到国家大事中的市政厅,从巴黎人的外表装束到内心世界等,无所不包。当你通读本书之后,整个巴黎乃至整个法国都映入了你的眼帘。”



人人向往的埃菲尔铁塔

竟然曾是“巴黎的耻辱”?


图片


埃菲尔铁塔巴黎的耻辱。我们确信,即使是爱财如命的美国人也不想要它。每个人都了解这一点,每个人都这么说,每个人也都因为它而极度心烦……人们只需想象一下,一座现代工厂里巨大的黑烟囱那样的铁塔主宰着巴黎,以其野蛮的块头压倒了圣母院、圣礼拜堂、圣雅克塔、卢浮宫、荣军院的穹顶、凯旋门等,埃菲尔铁塔简直不值一提。


1887年,包括小仲马、莫泊桑等在内的约50位著名知识分子联名发表上述陈词。他们公开宣称自己是“美的激情热爱者”,自认为是所有喜爱历史上巴黎的人的代表,无法忍受巴黎将要被正在准备建立的那个“毫无价值的柱状型铁架那令人厌恶的阴影”所亵渎。


但是埃菲尔同时代的人和后代子孙们纷纷来铁塔参观。


图片


铁塔落成于1889年博览会,仅这一年就有200万人参观该铁塔,其中包括威尔士王子、八位非洲国王、托马斯·爱迪生、莎拉·伯恩哈德和“水牛”比尔,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佳宾跋涉1710个阶梯,来到300米高的铁塔顶端。


图片

在塔中用餐的莫泊桑说:

“这里是巴黎唯一一个看不到铁塔的地方!”


巴黎春天百货公司独家获得了建塔所剩的边角余料,用来制造许多微型埃菲尔铁塔,作为纪念物卖给游客,结果使铁塔的形象遍布全法各地。到21世纪初,来埃菲尔铁塔参观的人数已经接近2亿人。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埃菲尔铁塔就是巴黎城市的化身。



海明威年轻时热爱的巴黎

竟也有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方


穆夫塔街上的储粪池叫“业余爱好者咖啡馆”。……那些老公寓装的都是蹲式厕所,每层楼楼梯边都有一间,在蹲坑两边各有一个刻有防滑条的水泥浇成的凸起的鞋形踏脚,以防住户如厕时滑倒。这些蹲式厕所把粪便排放进储粪池,夜里再由唧筒抽到马拉的运粪车中。每到夏天,窗扇洞开,我们就会听到唧筒抽粪的声音,那臭气真让人受不了。


这是欧内斯特·海明威在上世纪20年代对现在巴黎第五区穆夫塔街的描写。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海明威对穆夫塔街本身的热情评价,他认为这条街道是一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


年轻的海明威曾与妻子一起在<a class='sina-wannar' href='https://www.wannar.com/europe/paris-tour' target='_blank'>巴黎</a>生活



1724年,作为城市边缘地带,该地区被并入巴黎


词源学家告诉我们,穆夫塔这个名字来源于拉丁文Mon Cetardus,是一座坟丘,位于今天的意大利广场上。几乎所有研究早期巴黎的学者都认为,该词语事实上源于法语词mofette,意为“腐烂的臭味”。


图片


从中世纪晚期开始,海狸河附近的那些鞣皮场、淀粉场、染料场和屠宰场将穆夫塔街地区变得臭气熏天。但是,这些产业使那里的雇佣工人大为增加,穆夫塔街从此也开始成为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这条街道的分支也开始四通八达。


<a class='sina-wannar' href='https://www.wannar.com/europe/paris-tour' target='_blank'>巴黎</a>街头的咖啡馆



然而,海明威描述的难闻气味一直在该地存在着。事实上,鞣皮场的气味直到十几年前才消失。


尽管它的部分不卫生地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发展的对象,但是穆夫塔街仍然保持着它的大众性和乡土感。该地区住房低廉,因此吸引了海明威、乔治·奥威尔等许多穷困作家。


除了埃菲尔铁塔、穆夫塔街的往事,《巴黎传》还讲述了有关这座城市的许多故事。


讽刺罗丝·贝尔坦设计的浮夸发型的漫画



亨利三世是如何与巴黎相爱相杀的?17世纪的“时装大臣”罗丝·贝尔坦带来了怎样标新立异的设计?为什么热烈奔放的黑人少女约瑟芬·贝克会轰动全城?


科林·琼斯都一一为我们娓娓道来。



巴黎太丰富

为它写一部传记是极大的挑战


对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来说,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聊不尽的话题。在聊过《巴黎传》里有趣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来说说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从不同角度书写过巴黎。但巴黎太丰富了,想为它写一部传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作者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本书作者科林·琼斯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担任过英国皇家历史学会的会长,长期从事法国史、城市史方面的研究。

图片


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现在伦敦大学任教,曾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黎八大、法兰西公学院等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任访问学者。2014年,因其在历史研究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大英帝国勋章。这样重量级的作者已足够令人惊喜,我们都相信,他笔下的巴黎一定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事实也并没有让人失望。正如《出版人周刊》对这本书的评价,“琼斯以朴素、亲切但并不伤感的声音,将历史、文学性和经验融合在一起,对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做出了杰出的描述。” 


图片


附书名“法兰西的缩影”,也是对本书内容和作者写作思路的深度呼应。


作为首都城市,巴黎的历史与法国的历史息息相关:在漫长的中世纪里,巴黎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兴亡盛衰;在波澜壮阔的大革命中,巴黎始终在漩涡中心,左右着法国前进的方向;在浪漫传奇的世纪之交,巴黎也作为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


一部巴黎史,便是一部法国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巴黎既是法兰西的缩影,也是法兰西的灵魂。



装帧设计上有哪些小“心机”?


为了配得上精彩的内容,在设计方面,我们也给《巴黎传》花了很多心思,既体现了方尖碑书系的特点,也与书籍内容相呼应。


图片


外封选用了一幅表现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油画,画中人物十分多元,囊括了各个社会阶层。背景是巴黎市政厅,一座见证了法国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古老建筑。


作为一本丰富、生动的城市通史,《巴黎传》讲述的是“人的历史”,既有达官显贵,也有贩夫走卒,他们的故事都值得书写。而“人物”与“建筑物”的组合,也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这座古老都市的变与不变。


图片


内封上设计了烫金的巴黎市徽图案,底色采用红白蓝拼接而成,加上红蓝丝带和白色堵头布,两组三色搭配都在强化对巴黎“法兰西的缩影”这一定位。我们希望用设计为内容加分,赋予纸质书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更强的生命力。


图片


在《巴黎传》中,我们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惊喜:两张由读者设计的藏书票,一张是巴黎圣母院的钢笔素描,以传神的笔法,勾勒出了巴黎这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另一张包含多个契合图书内容的设计元素,着力表现“巴黎”与“法兰西的缩影”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期编辑:碑碑  大玉


图片

图片





​​​

分享此文章

分享到微信

请在移动设备上打开微信“扫一扫”功能并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待微信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