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沉溺于热闹的结伴生活,上周也解锁了一次独自找乐儿的能力。早晨醒来后定了飞伦敦的机票,第二天傍晚就坐在伦敦吃晚餐啦。一下飞机冒着伦敦不太友好的凛冽春风,直奔这家从伦敦开到纽约迪拜的网红店Burgur&Lobster。但说实话这家餐厅就是典型只能拍照的类型,龙虾肉倒是肥美鲜嫩,只是半冷不热的做法实在令火锅胃无法消受,晚餐后的三小时胃里还像塞了坨冰。所以准备去的朋友,要慎重!!
晚餐结束逛个Harrods,再搭乘不太挤的地铁回家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简直就是幸福的周末生活模板!一晚上刷了一部又丧又甜的英剧,《Then end of the f***ing world》,虽然整部剧都无处不丧,但是看完心里却快意轻松像充满电,下一篇阿毛君会再聊一下这部英剧,顺便分享几部最近爱到不行的电影~
(Pexels)
(Google)
言归正传,睡饱了去美术馆洗眼睛呀。在伦敦众多艺术馆中,Tate Modern(泰特现代美术馆)可是欣赏现代艺术的最佳场所之一,所以一大早第一站就是这儿啦。
挣脱了早高峰的伦敦地铁,我穿过千禧大桥来到坐落在泰晤士南岸的Tate Modern,跟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对。这是个挺有意思的美术馆,由一所巨型发电厂改造而来的,隔了很远都还能看到标志性的大烟囱。不要看外表有些旧糟糟的样子,据说里面的装潢能让你宛如置身于一个有趣的艺术玻璃盒子。
我特意洋洋的挑了个周五,想在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去看展,人一定少。没想到走在千禧桥上我就傻眼了,一个周五的早晨,居然也人满为患。Tate还没开门,入口处却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等待参观的人,这阵仗真不亚于国内超市搞活动时早起排队的爷爷奶奶们!
在Tate Modern收藏着我最喜欢的美国波普艺术家Andy Worhol(安迪·沃霍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Marilyn Monroe》(玛莉莲·梦露),是根据来自梦露1953年的电影《Niagara》(尼亚加拉)的剧照创作的。经常以名人为主题创作的Andy Worhol,在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一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里程碑在美国大幅报道之后的两年中,以五种画幅尺寸创作了199幅《毛主席》画作。然而在中国却比较少见到这个系列的作品,原因是在我们把领导偶像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画作呈现出的毛主席“远超过官方可以接受的形象”。(《环球时报》,2013)
在Andy Worhol的传记电影《Factory Girl》中,他得到了“You are really more of a printmaker than an artist(比起艺术家来,你更像是一个印刷工)”这样的评价。这其实也不难理解,Andy Worhol的作品就是复制已有的画作或摄影作品,通过丝网印刷的艺术手段重新呈现出来,就变成了他的风格。但是显然评价者并没有领会到波普领域的核心理念,简单来说就是反精英艺术,与其说是他把大师的作品加工一下,不如说拿来破坏一下,就形成了Andy Worhol的风格。而Worhol的作品,就算不思考,不知道背景资料的情况下,就光用眼睛看,他的作品也是极其美丽的,而且这个美丽就在他的作品本身。
这是另外一幅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是苏格兰抽象画家Peter Doig(彼得·多伊格)的《Ski Jacket》(滑雪衫)。这幅油画是由两块同高但不同宽画布组成的,呈现出不太精准的镜像感。Doig在画中描绘了一座人们在一座雪山上滑雪的场景,站在这幅大型油画前,让我感觉像是带了玫瑰色的护目镜,使一切看起来都像粉红色的棉花糖一样迷幻,我就是一眼被这样浪漫的色调所呈现出的气息所吸引。他描绘的是风景,但他对景观的兴趣是作为一种体验或情绪,而不是对现实场景的描绘。《Ski Jacket》仿佛就是度假的理想模型,看到这幅画似乎就接收到Doig所传达的信息:好好享受休息时光,无论是室外运动还是在家喝一杯气泡酒!
Tate Modern的展品非常多,而且展厅布置的空旷轻松,足够我一个人在这里悠悠闲闲逛上一整天。在这里我只挑我最喜欢的几幅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比较片面的想法,毕竟不是专业的艺术生,也还没形成比较独立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
(Pexels)
在餐厅简单的解决了午餐后,我爬到了Tate十层的开放式观景露台,从泰晤士河上空俯瞰壮观的360°伦敦城全景。这时候男友给我打视频电话问我玩的怎么样,我兴冲冲的跟他分享今天的见闻,分享十楼的美景,末了他悠悠问我句,这么喜欢逛美术馆,能看懂嘛。我顿了一下,眼底是泰晤士河对岸的圣保罗大教堂,认真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大部分时候其实是不懂的,就算是我以为懂了,可能我的感受也与其他人都不一样。而且艺术品并不是单单靠含义来表达美,可能仅仅是色彩,笔触,甚至是构图,都足够吸引人的。”
除了藏品和展厅,我在美术馆还非常喜欢观察参观者。我注意到在国内看展时大多遇到的是文艺小青年们,而在国外参观者年龄跨度非常广,经常能遇到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围着老师认认真真听着讲解;还有个姑娘遇到喜欢的作品,干脆席地而坐开始专心临摹,她心无旁骛的样子,好像跟展览品融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变成一件独立的艺术品;我偷瞄另一位优雅阿姨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做着笔记,一整本都快记完了;远处的一对老人,在跟美术馆向导员小声讨论着作品的时代背景、画家的经历对笔触的影响。
尽管中国现在在各个方面都飞速发展着,在有些方面(例如快递系统、银行系统)甚至已经甩欧美国家好几条街,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艺术方面的教育依旧非常匮乏。一个社会的文明缩影,在我看来就是美术馆里那群看抽象艺术的爷爷奶奶和小学生的背影。年龄和地域不应该影响好奇心和求知欲,无论在生命的那个阶段,生活在哪个城市,这都是帮助我们真正了解生活意义的手段,也是让一个人变得快乐和充实的法宝。
一楼的Turbine Hall(涡轮大厅)可以荡秋千,另外还有可以给大家自由画画的设备,让逛美术馆也趣味满满呀!
从Tate Modern出来,沿着泰晤士河边走边逛,看街头集市的滑板表演,看英国的标志伦敦眼,看被装修材料包裹到差点认不出的大笨钟,看路上可以喝下午茶的红色观光巴士,看英国政府门前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兵……在英国最典型的阴沉天气里,我像一个游客走在这些经典的场景中,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有点伦敦。
不知不觉就晃到了坐落在Trafalgar Square(特拉法尔加广场)正后方的The National Gallery(英国国家美术馆)。到这边算是景点区了吧,广场上有很多街头表演的人,遇到一对老夫妇挽着手相互依偎在静静欣赏小提琴表演,我站在他们后面,突然羡慕感动到鼻酸,赶紧留一张背影作纪念,心想着如果自己到了这个年纪也能跟我家老头子这样,就好啦。
相比较Tate Modern那样天马行空的鬼灵精怪,The National Gallery明显中规中矩了许多,一走进来马上就能感受到华丽厚重的氛围。这里最出名的就是梵高的《向日葵》啦,所以一来就直奔Room 43啦。据说这一幅是梵高本人最喜欢的一幅向日葵版本,这次有幸看到真迹才明白什么叫”本人比照片好看“!由于不收门票,这里终日人如潮涌。不论是巴黎卢浮宫和奥塞美术馆,还是梵蒂冈博物馆和荷兰凡·高博物馆等许多欧陆美术馆,它们的许多藏品其实在国内的出版物上都见过。但是,不知是何原因,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藏品却在国内罕见。
在这里几乎没拍什么照片,是因为遇到一位热情的法国艺术协会的会员,在我们一起看一幅十九世纪的油画时,忍不住向我感叹真是amazing,问我是不是艺术家(法国人也太会讲话了吧!),并告诉我他们协会下个月要开始临摹这幅画,怕我不信还急忙拿出自己的证件来给我看。后来聊着聊着,问我如果我不介意的话可以给我当向导,带着我穿梭在迷宫一般的展馆中。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这样逛美术馆,法国友人把不同的作品串联在一起,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生平,我依靠自己有限的英语水平和更加有限的美术知识储备,使劲儿跟着,虽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却真真切切感到好像推开了一扇艺术世界的大门。
克劳德·莫奈,《睡莲》,1899年
乔治·修拉,《阿尼埃尔的浴场》,1884年
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34年
最后补充几幅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吧,强烈推荐大家自己来感受一下艺术的魅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