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大学之旅:麻省理工学院(MIT)

作者:唐唐吉柯德
阅读数:21377
发布:2016-11-28 06:41:54
  • 字号
  • 100%

我的美国大学之旅17:麻省理工学院(MIT)

2015-10-06 09:38 唐唐吉柯德 阅读 0

                     先秀一秀、美一美MIT的帽子,喜欢其简洁的设计和协调的色彩搭配

麻省理工学院(MIT)大名鼎鼎,蜚声全世界,尤其是以学院命名的四所理工大学之最。到此一游,虽心向往之,但并不迫切,也许是本人的非理工科背景,也许是审美开始有所疲劳,或者是看完哈佛不看校的隐隐作怪?但五月明媚的阳光、透明度极强的阳光让我兴奋,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在阳光下,想趁回国前彻底晒去身体里藏了几个月的芝加哥的寒冷。
波士顿拜访的第三所大学便是走马观花、带着随意的漫游目的的MIT,有几个地方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激发着我身体里潜藏的活力。一是别有创意的建筑,尽显理工学院学生的气质和独特的idea;二是抓拍到的MIT毕业生的瞬间画面,给人以无穷想象,昭显MIT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奔放的大学气质;三是我近距离探访的MIITSLOAN SCHOOL OFMANAGEMENT(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学生身上沿袭下来的细致、周到的文化魅力。


从中国城附近乘坐地铁红线毫不费事地就到了MIT站,出站便是BOOKSTORE。带着新买的帽子,没走多远便拐进了一个宽敞的广场,广场旁边出现这座建筑,STATA BUILDING。

仔细看,才发现其别致的设计,没看懂,主要是来自色彩的冲击力。


移步阶梯,抬眼望,阳光下的我豪迈而充满活力。第一次穿上春装的兴奋也可见一斑。


墙面的玻璃映衬下,建筑显得光影斑驳、光怪陆离。


好有创意的哈哈镜,你想吧自己变成什么样?随你设计,随你自拍秀,芝加哥的大豌豆不就满足了人的各种想象吗?


MIT的主楼,是1960年为纪念前任校长R.C.MACLAURIN(1909-1930)而建。远远地,我仙被这群在楼前台阶上晒太阳的姑娘吸引了。


更吸引我的是楼前草坪上生龙活虎的学生们,据说MIT的学生有3S:studd、sleep、socialactiviies,这在被称为理工科高压锅的压力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你已经是优秀中优秀,但在教授的眼中你还不够优秀。所以,释放的表现形式便是多元化的。我看到的这群,是在做着各种的pose和嘴里的尖叫,我看着他们,跑来跑去,累坏了摄影师,嗨爽了少男少女。他们在看摄影师,我在看他们,留下这瞬间画面。


大楼的一层,有着各种各样的墙报,个性十足,创意无限。


很喜欢这个画面,浓浓的油画色彩,丰富的表情。


阳光洒进大楼,在一楼的大厅气派、高大。


透过门窗的玻璃,看见那几位发呆、看书、晒太阳的女孩,这就是美国,热爱阳光,挥洒个性。镜头的远方便是查尔斯河畔。


这天是家长接待日,很多远道而来的家长或是在申请MIRT的准学生,一群群,一簇簇,带着好奇,带着梦想,与我一个月前在华盛顿DC一样一样的。有社团贴心地准备了咖啡、点心等,我也品尝了小蛋糕,喝了咖啡,并观察着人来人往。


很有序,很安静,没有你想象的嘈杂,没有所谓的顺带。


大楼的顶层是学校的图书馆,我没有来得及上,在一个学生的指点下,再次回到大草坪处,准备从这里沿查尔斯河去探访斯隆商学院。


回眼望,大楼的全貌,能看见麦克劳伦大园丁,这个夜晚可以发光的圆顶由著名建造师包斯沃斯设计,以纪念1910年麦克劳伦校长致力于将校园由波士顿校区移至剑桥市的功绩。


查尔斯河畔,风光无限,有跑步的,漫步的,当你累了,就欣赏风景好了。最美的风景不是河水的蔚蓝,也不是两旁的建筑,一定是最有活力的MIT的帆船运动。我们知道,MIT是美国大学生帆船运动的发源地,有一个著名的帆船俱乐部(MITSAILING PAVILION)

沿途,走进一文科学院(MIT SCHOOL OF HUMANITIES,ARTS&SOCIALSCIENCES),在各种的招贴、海报中,我看见了这愿景的表达:great ideas change the world。

街景,甚至看见有教授坐在长椅上吃热狗、喝可乐,聊天知道这就是他的午餐,在悠悠地等下午的课程。生活简单到极致,但脸上的表情是安静、祥和的。说起他所在的新闻学院,透着骄傲,透着幸福。

美国大学的图书馆都很多,这是路过的MIT的一图书馆,推门即可进入。


我当然进去了,大学的图书馆都有相似之处,更有需要学习、借鉴之处。


窗外,正是万象更新的季节,满是养眼的绿。


商学院很低调,没有张扬的logo,没有引路的路牌。我问这位学生模样的小伙子,他在查了自己的手机后,想必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于是乎坐在地上用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在campusmap上搜索起来。他的热情、耐心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也是我在美国的一大触动,甚至在今天每每遇到有人找我问路时,我都会想到他,想到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寻找答案。


这就是斯隆管理学院,百度一下: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前身是麻省理工大学1895年班的Alfred P.Sloan(当时为通用汽车总裁)于1952年捐助了五百万美金成立了产业管理学院(School of IndustrialManagement),1964年时此学院改名为斯隆管理学院(Alfred P. Sloan School ofManagement)以感谢出资赞助者。身处在高科技环境之中,是斯隆管理学院最大的优势之一,同时也有不少的管理学大师在此任教。根据英国伦敦金融时报公布的2004年全球百大MBA学校排行榜中,斯隆管理学院排名第九。MIT斯隆管理学院拥有许多顶尖的学术课程,包括MBA课程,关于创新与全球领导课程的斯隆院士计划、制造业领袖课程、大学生管理科学课程与博士课程。此外,还提供一系列不授予学位的经理人进修课程。 


周末,管理学院不对外开放,由于没有ID卡,差一点与这里失之交臂。幸运在于,一个人只要有想法,机会总是有的;一个人要愿意且能够与人沟通,幸运总会降临。我在斯隆商学院的门前,遇一背着双肩包的男孩,聊天知这是一印度小伙子,是斯隆的研究生,正准备换装去健身房。他带我走进斯隆,并全程导游,看遍了商学院的所有楼层、教室、办公室,还有caseroom,咖啡室,最后怕我迷路,又坚持送我到了地铁口。直至今天,我都非常感激这位素不相识的印度小伙子,与小伙子短暂的接触能让人深刻地感知人与人交往的美好,这也是走在路上的最大吸引力。


楼道里总有这样那样的沙发、座椅,一种轻松点的氛围。


小伙子在给俺亲自做咖啡,这让人意外,也很亲切。话间,聊天便是天马行空的,介绍斯隆,说说自己的家乡,很nice。

咖啡间里各种的食材,供你选择。


我顺便参观了下办公间,大同小异的设计,但也许有着不同的理念和氛围。

也许是某某行政人员的一片天地。


我很好奇有没有一些很个性化的摆设。


等待咖啡新鲜出炉的过程很奇妙。


和气、有才的小伙子。


端着咖啡,在一间small 案例室坐坐、聊聊,是不是很快乐?


墙上的白板上写满公式,是勤奋的才子佳人还是敬业的教授所写,我不知道,但看得出认真范儿。


教室,常常有演讲。可能是很多大家的梦想舞台呢?


教师的职业病,喜欢到讲台上模拟一下,想象一下。


讲台其实很简单,黑板也不特别。但看谁在讲,又有谁在听?


回到一楼大厅,有关于斯隆光荣、辉煌历史的展板,还有更人人感到家一般的欢迎语言,Welcome!

这才是更有场面感的自由交流的空间。


你看来看去、左看右看,是不是这里有几分高贵、神奇?

留下足迹,留下笑颜,感谢生活,感谢生命里的每一次邂逅!


走出商学院,再回首,让我记住这个高大上的地方!MIT SLOAN SCHOOL OFMANAGEMENT!下次预告,耶鲁大学

分享此文章

分享到微信

请在移动设备上打开微信“扫一扫”功能并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待微信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