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走进哥伦比亚冰原
【游记】走进哥伦比亚冰原
在整个洛基山脉的旅游中,观赏路易斯湖是一个高潮。但是最激动人心的要算走进哥伦比亚冰川了。
我们去哥伦比亚冰原那天,天气不是太好,阴天。一路上,看到的山脉风景不同于路易斯湖周围的山清水秀,而是怪石林立。旁边是山谷,两边的山石属风化岩那种。导游说,再过多少百万年这些山也许都没了。风化的结构是山边流淌的溪水,看上去呈乳白色。
车子沿着山路蜿蜒而上。从车窗里望去,有的山像城堡(叫城堡山)。有座山峰看上去像只巡洋舰,名字叫军舰山。可惜不能停车,所以无法拍照。导游在车子行进中介绍,只是在车子里贪婪地看一眼就OK了。
到了贾斯伯公园中心,我们先乘坐巴士到冰原旁边的山丘然后换上冰雪车。
这冰雪车和大公交车样子差不多,不过,它好大好大。高,足有两层楼。轮胎八个,每个胎一人高,胎宽有一米二,打开门,人们像上楼梯一样,才能进到车里面。据说,目前这种冰原特殊车辆全世界只有21辆,在哥伦比亚冰原就有六辆。据导游介绍,现在的冰雪车已经是第四代了。第一代是马车。据说开创这项事业的兄弟两个从十六七岁,先是赶着马车送游客去看冰川。第二代、第三代已经成展品。我们去冰原上面,是和南韩游客坐同一趟车。二三十个韩国人坐前排,由他们的导游用朝鲜语讲解,我们是一句也听不懂,只是“前轱辘、后轱辘”的声音在耳边响。司机很幽默,大声地向我们提问题,开玩笑似的给我们讲注意事项。
车子启动,进入冰原的入口,冰雪车沿着陡坡先向下走。这里坡度应该在三十度到四十度左右。这种剧烈的起扶仰卧的行路状态,令乘客大呼小叫,其实,冰雪车的巨大车轮,不会陷在融化的泥水中,也保证车子有足够的力量爬坡、俯冲。一般的车是不可能在这种路上行走的。
沿途十几分钟的光景。我们赶快从车窗里向外面拍照。左边的冰川断层正好映入眼帘,看上去那些冰块像朝自己压过来似的。
就这样,我们紧紧抓住扶手,依势起起伏伏,随车爬进冰雪覆盖的冰原大地。下了车看似很冷,但因为这一天没有风,大家穿着很厚,并不觉得寒冷。
不过,在车上,我们的导游一再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乱跑,不要越过警戒线,也不要在有红色标识的地方停留,以免掉下去。因为脚下踩的实际上是活动的冰块。这条冰河下面,很多地方是空的,掉下去就是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深的冰窟窿,他说‘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据说以前出过游客落入冰缝的悲剧。导游开玩笑地说:你也能出来。不过要在两百年以后,但那块冰走到前面融化了。也许,你变成了保存很好的标本了。
哥伦比亚冰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哥伦比亚冰原。过去,没有探究冰川和冰原的区别,阿根廷的冰川很大的规模,看过后只知道是冰川。实际上导游小黄给我们的知识是,冰原形成的条件是落雪的速度比融化的要快。夏天的时候,积雪融化成为雪粒。在积雪速度大于融化速度的气候条件下,雪层不断加厚。当雪的深度超过三十米以后,底层的雪受压力形成冰块。这样年复一年,更多的雪降落到山顶,冰层越来越厚。这种大面积的冰层就是冰原。导游告诉我们,哥伦比亚冰原每年降雪量高达10米以上,是形成冰原的有利条件哥伦比亚冰原面积325平方公里,这里海拔平均高度在3000米。据说哥伦比亚冰原它形成的年代在7万5千年前到1万1千年前。他说,我们站在冰川上觉得像是平地,实际这是错觉。冰川看上去是静止的,但是实际上是在移动,只不过冰川是流动的冰而不是水。平均每年125米,每天移动的距离却和难以肉眼观察到,这等于说,我们在这里实际上说站在移动的冰面上。由于各层面移动速度不同,冰川融化后遗留在地面的冰积物,一般堆成小山一样。所以站在冰原上看两岸,可以发现不同的堆石。
这是我们乘坐的冰雪车。
在冰原上面只能停留三十分钟,然后同车返回。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冰川周围的山上长着低矮的树木,像是松树,但是只有半人多高。导游说:由于每年这里的树木只有十几天的生长期,这些树木虽然不高不大,可它的年龄应该在三百年以上了。在我们想来,百年老树应该是枝繁叶茂,十几个人合抱都为不过来,树梢直通云天参天而立的苍松翠柏。这些其貌不扬,高不过腰的像‘树苗’的松树居然见证了百年沧桑,真是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面对冰川,我们显得十分渺小和可怜。面对几百年的但是矮小的树木,我们其实弱不禁风。站在哥伦比亚冰原上,面对宛如活物的冰川以及经历数百年的植物,来自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给我一种难以形容的巨大冲击。离开冰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大自然里,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人在自然面前显得那种渺小和可怜。开阔的天空、高耸的山峰以及移动的冰川都蔑视人类的渺小和幼zi。